虾米音乐为什么不能用了
虾米音乐为什么不能用了
因为虾米音乐无法盈利。由于现在的版权意识非常的严重,所以很多音乐都需要版权才可以在播放器上播放。
而目前大多数的音乐版权都掌握在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中,《虾米音乐》大量的歌曲下架,导致用户流失,目前的盈利能力已经入不敷出了,所以选择了关停。
为什么虾米音乐大量音乐下架?
虾米音乐大量音乐下架是虾米音乐业务调整,虾米音乐APP关停导致的。从在线音乐行业发展历程来看,虾米音乐走到如今关停的局面,确实是在行业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未能正确卡位。
虾米音乐团队成员在告别信中表示,12年来,产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虾米都希望做得更加纯粹:回归音乐本身,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发现属于他们的音乐新世界。
在音乐版权内容的获取上,没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音乐需求。
关键机会、版权,成为虾米音乐绕不过去的坎坷。公开资料显示,虾米音乐隶属于阿里巴巴创新业务事业群。 2008 年虾米音乐上线,同年获深创投投资, 2010年拿到盛大投资, 2013 年虾米音乐被阿里收入囊中。
阿里收购虾米后,2015年3月,阿里巴巴将虾米音乐和天天动听合并组成阿里音乐。阿里音乐成立当年,国内在线音乐遭遇最严版权令。在线音乐行业格局风云突变,行业进入正版化时代。
从战略决策来看,不少行业人士认为,虾米音乐错失的时代,更多是由于阿里音乐将重心放在阿里星球这款新产品上。当阿里音乐将资源倾斜到阿里星球时,虾米音乐的发展未能持续此前势头。但这款新产品却很快陨落,阿里的音乐梦可以说第一步梦碎在阿里星球。
虾米音乐内容:
在音乐分类方面,虾米有一个非常详尽的音乐风格列表。它包括24个大风格类别,而每个大类别里又有数十种子类别,合起来有几百种音乐风格类型。点击进入每个音乐风格标签后,会显示该音乐风格的梗概,以及代表曲目,代表艺人,非常方便用户了解。
此外,虾米还开放了用户修改通道。任何用户在发现专辑或是艺人的信息不准确或是不完整都可以自行添加修改,然后注明信息来源,后台通过验证后再进行修改补充。用户在虾米中还可自主开放地添加专辑,专辑资料审核通过后就可上传音频至音乐库中,最快仅需两天。
音乐推荐方面,虾米将权重向小众音乐倾斜。
在虾米网近600万的曲库里,5000多个独立音乐人的歌曲每天被听的比例达到11%左右。一些音乐人从长尾尾部被一些听众发掘与推荐,最后一举成名。
虾米音乐宣布2月5日关停,虾米音乐倒闭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媒体报道《虾米音乐》发表了一则声明,表示因为业务的调整,所以虾米音乐将于2月5日停止对外服务,这也就意味着《虾米音乐》将要关停了。关于停止运营的消息还没等官方宣布,网上在上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在流传着《虾米音乐》要关的消息了,现在官方宣布了反而都没人感到惊讶。
关于《虾米音乐》倒闭的原因,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一种说法就是只要是被阿里收购的产品,后面的运营基本上都不行,像雅虎,豌豆荚,优酷土豆,等等产品在被阿里收购之前发展的势头都是独一档的存在,但是我觉得其他的产品说阿里运营不行没问题,但是《虾米音乐》我个人认为并不是因为运营的问题导致的,而是因为版权上的问题太过被动因而才导致了无法生存。
因为没有版权就上不了音乐,音乐少了谁还用你的播放器呢?
从2015年开始国家对版权的问题开始重视之后,在音乐软件这一块,只要是没有版权的音乐通通都被下架了,从而就导致了一部分没有版权的音乐软件直接活不下去了,《虾米音乐》在音乐版权上拥有的数量瞬间就成了弱势群体,这下才不得不卖给了阿里。而且购买版权又是烧钱的行为,只有阿里才能玩的起。
阿里入局之后就是,腾讯,阿里,网易的三足鼎立,但就是这样子,阿里和网易的版权数量加起来还是比不过腾讯,腾讯目前占有了市场上80%的版权,这样的一个版权集中度,真的是让阿里玩不下去了。网易还能靠着它自身的评论特色以及原创歌曲来占有一席之地,而阿里呢,真的是什么都没有。
所以说《虾米音乐》的下架可以说是情理之中了。
虾米音乐为什么要宣布关停?
近日,虾米音乐传出了要宣布关停的消息。这消息一出,让很多虾米音乐的忠实用户大感震惊。
要知道,音乐软件不只是一个软件,对很多人来说,音乐软件更是一个陪伴。
听不同的音乐代表了不同的心情,虾米音乐已经陪伴很多人走过了很多人生的道路。至于虾米关停的原因,官方表示是因为业务的调整。关停时间根据虾米音乐官方的表示,虾米音乐会在2020年1月5日开始启动关停计划,停止账号注册、会员充值等服务。同时开启用户个人资料和资产处理通道,用户不用担心自己的权益,因为用户可以进行歌单导出、会员退款等活动。
用户还可以通过网页或者表格的形式导出歌单,让一直陪伴自己的歌单继续保留。一直持续到2020年2月5日,虾米音乐会停止歌曲试听、下载等,同时停止个人资料导出,仅仅保留部分资产处理和提现服务。2020年3月5日,除网页端音螺平台音乐人授权服务维持运营外,其他运营全部停止,服务器也会关停,无法进行登录。
相信音乐的力量在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中,音乐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好友共聚,还是独自独处,音乐都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不一样的感觉。有时候说不出的心事,音乐会陪你消化。
甩不掉的压力,音乐会让你释放。当想要分享欢乐的时候,音乐又充满了活力。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音乐软件,更有自己的专属歌单。
虾米音乐陪伴了很多人走过了很多年,好在即使虾米音乐关停了,音乐还依旧在。我们还可以保留自己的歌单,记得那些用虾米音乐的日子。
虾米音乐这是怎么回事突然下架了吗?
高晓松可能要背锅。 阿里旗下有两个音乐软件,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
天天动听都是大众用户,也就是绝大多数流行音乐和网络歌曲的聚集地,日活跃1000万用户,不大不小,虾米音乐是服务于小众的精品音乐APP。
而当时任阿里音乐CEO的高晓松一招棋把阿里旗下的天天动听1000万日活用户搞成50万…… 高晓松直接把天天动听改成阿里星球,把天天动听直接改成了集音乐明星 娱乐 交易为一体的平台,还说我不想把阿里音乐搞成一个纯粹音乐APP的公司…… 于是天天动听退出 历史 舞台,取而代之的阿里星球也没能成功。 接下来就是略显小众的虾米音乐强行扛下了阿里巴巴的音乐路途的重担。 这时QQ音乐抓住时机斥巨资几乎买下了全球所有音乐的版权…… 虾米是一个小众服务精品APP,他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喜欢独立音乐、另类音乐摇滚乐和爵士乐的,强行让它开始广泛接受大量用户是会引起曾经忠实用户的反感的,大众路线虽然让虾米获得了更多的用户,但曾经忠实的“精英听众”也在大量流失,选择了网抑云,qq音乐等其他软件。 可高晓松依然坚持阿里音乐有更大的使命,而不是单纯做一个音乐APP公司,是想玩整个音乐产业链………可国内用户连一个音乐流媒体的会员都不愿意买,你上来就搞整个产业链………… 失去了时机的虾米音乐版权少得可怜,用户听不到音乐,再忠诚的用户听不到歌说啥也百搭。
这种乱开刀的 妄人 让原来虾米音乐的创始人王皓气不打一处来,干脆去了钉钉。 而天天动听全体集体请辞………… 接下来就是高晓松下课,阿里云音乐旗下两个音乐app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而那个取代天天动听的阿里星球,也没了身影。
阿里星球的模式很奇怪,马云和高晓松想做音乐电商平台,把淘宝成功的经验直接套在了天天动听上,你可以在阿里星球上买明星的音乐产品,也可以直接互动。但用户其实就是要一个听歌的软件而已……想用这种 娱乐 交易平台割音乐听众的韭菜…着实有点早…… 这个事情并不突然,其实在去年,2020年的四季度就有消息了,但是当初是虾米出面否认了。
现在看来,当初并不是空穴来风,似乎在互联网企业领域这已经成了惯例,辟谣后就打脸。
虾米音乐要关停了,原因是什么?
虾米音乐发布官方声明,虾米音乐播放器停止服务。官方称,虾米音乐未来将转向更多音乐商业场景服务,将依托新成立的‘音螺’平台持续探索创新,服务音乐人及业内合作伙伴。
虾米关停之前早有传闻,这次终于成真,诸多乐迷表示难舍,虾米音乐创始人南瓜之前受访时曾表示,虾米关停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也引述他人观点“虾米音乐是死在太多人不在乎上面”。
著名乐评人爱地人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虾米走或留,仅仅只是商业层面的离散。但虾米真正让人惋惜的,是它目前相对最完善的华语流行音乐资料库”,爱地人进一步说虾米音乐的资料库因为无法迅速变现,不能被掌控虾米命运的人看**正价值,也说明资本不爱音乐,资本喜欢的只是流量、IPO和套现,“所谓的互联网巨头资本,甚至还没有远见,没有耐心,不会真正孵化有价值的东西”。
目前,虾米已经启动歌单导出、会员退款及音乐人收益提现等服务。虾米音乐公告内容显示,虾米将于虾米音乐停止所有歌曲试听、下载、评论等所有音乐内容消费场景,停止个人资料导出或下载,仅保留账号资产处理、网页端音乐人体现服务,App从应用商店下架。
虾米app上的《我和虾米的故事》页面也在今天的朋友圈刷屏。
一句“虾米爱你”让乐迷感慨万千。
除网页端音螺平台音乐人(即原“数字音乐新场景”业务)授权服务维持运营外,其它运营均停止,关闭服务器,届时及以后将无法登录。
虾米音乐是国内最早的数字音乐平台之一,至今已吸引了4万多原创音乐人入驻,拥有1000多个曲风流派、5亿多个优质歌单,“寻光计划”等原创音乐人扶持对行业有重要影响。
虾米被阿里收购,与天天动听合并为阿里音乐,由大文娱划入创新业务事业群。12年的陪伴让众多虾米音乐的忠实使用者对虾米的关停倍感不舍,这些服务主要包括但不止精准的歌曲推荐算法,以及专业的专辑收录原则——歌曲顺序、专辑信息、歌手/乐队介绍完整且标准。
这也归功于虾米员工和无数乐迷贡献,将虾米打造成了一个信息完整、分类精细的音乐百科。即使是到了数字音乐已经相对成熟完善的今天,在信息完整度上,其他平台仍远不如虾米。
式微于版权大战
但随着版权大战的开始,虾米音乐上面越来越多的歌曲因为无版权而一首首灰掉,不仅少了很多深度有趣的乐评文章,评论区也变得不再热闹,没有版权的音乐平台就是“无米之炊”。
虾米用户流失严重,越来越多的用户转而去了其他平台。虾米音乐的Slogan也从“高品质音乐·发现·分享”到“随心而动”,再从“听·见不同”到“发现音乐新世界”,也可以看出其中挣扎。
虾米员工的特别留言。
虾米的创始人南瓜在前段时间接受采访时曾说,“虾米音乐是死在太多人不在乎上面”,乐迷出身的他希望虾米可以在互联网上更透明地帮助独立音乐人,使用户和内容方站在一个战线上,平台和内容可以互相促进。
但后来版权大战开始之后这些模式都不管用了,并慢慢演变成了一个砸钱的游戏,“版权方掌握着游戏的玩法,各大音乐平台陷入了版权游戏的漩涡,拥有着微乎其微的话语权,非常被动”。随着资本不再在乎音乐本身,只在乎能否获得流量;内容公司不在乎内容本身,只在乎盈利;用户不在乎自己想听什么,被束缚进了“信息茧房”,早前已经离开虾米音乐的南瓜认为虾米关停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对于最终关停,虾米音乐的另一位创始人朱七对南都记者表示不愿多谈,“这种东西一落笔一张嘴太伤神伤心了,也很难冷静对待”。朱七早前在自己的个人专辑《书名号》文案中说了一句“我做了一件虽然最后认了输仍心存骄傲的事业”,他曾说自己是“认了输的人”,虾米音乐的创业投入了太大的情感和梦想,但可能和能力有关,也可能和时势有关。
虾米关停的各种网络传闻,南都记者追访曾经担任阿里音乐CEO的宋柯,没有得到回应。虾米音乐最终也像曾经的千千静听等音乐平台一样从众多音乐爱好者的生活中消失,成为一代人的回忆。在感到不舍和惋惜的同时,中国音乐市场的运作模式和音乐平台的生存之道也引人思考。